文化生命-读《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有感

    浏览次数: 2304    手机阅读和分享

文化能滋养生命,生命也能滋养文化。当我们参与文化的互动,在并不整齐划一的自由步履中,文化就前行了。

闪问闪答的授课方式无疑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这种方式使我们拿到这本书首先进入的不是课程而是一步踏入一个口舌灵动的热闹天地。思维一下子就发散开来,灵魂和思想也参与进来,也使我们深入的多角度地去思考。为此我对那些亲临现场的北大学子和台大学生深深地艳羡。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苍白。进行着上班、吃喝、家庭的家庭式循环使生活变得浅薄麻木。就像万小龙在生活在别处一课当中所说的:“社会给每个人一种压力,希望你成为大家所希望的没有缺憾的标准人。那些看似有缺陷的人本来可能有很多不一般的成就但被社会认为是一种病态”。很不幸的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S O P中标准的人。也不知是我们病态了还是社会病态了。我们就像套子里的人,一样的装备,一样的妆容。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进行S O P的修订再培训。当然看到像秋雨老师这样不用手机不上网特立独行的人还会说:咦,他违反操作了。殊不知,“独立的笑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这也许是我们的S O P永远需要更新,永远更不上发展的原因。我们做事审时度势,跟风以及总是持观望态度的利己实用主义。秋雨老师在讲到墨子时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我们不能永远成为审时度势的实用主义者,而应清醒了解周围环境之后,抬起头来看看天上永恒的太阳”。让自己保持一份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态度。

另外,这门课程前慢后快、前重后简、前详后略的结构方式也是一大特色。我们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文化史”的任务无非是按时间顺序阐释一系列固有的文化成品。当然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格局也是如此。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既可能逐一萎谢,也可能保留余温,又可能异时复活。因此我们应该重新选择、重新发现、重新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让文化史成为文化哲学和文化宣言。何必再在那固有的文化成品上咬文嚼字呢。连陶渊明都说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味便欣然忘舍”。我们剖析的是文化精神而非一字一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何必去试图概括总结,何苦去扭曲巨人的性格脾气呢?文章是生命的外化,这股生命气息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时刻在诱导着我们自己的生命气息。我们传承的是文化生命,文化灵魂。这也是出于老师讲课的精髓所在,这48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追求的是一种创意的遨游,心灵的涤荡,让生命与生命去碰撞。须知,高雅的文化与青春的生命撞击,总会迸溅出纷乱的火花,无序的惊叫,这才是生机所在。真希望我们的课堂也能碰撞出火花明媚的文化明天,也能激荡起我们的心灵风暴。

(作者:日触化工 邹倩倩)


上一篇: 《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读后感

下一篇: 刮骨疗毒 方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