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会:面对面沟通 “零距离”服务

    浏览次数: 1766    手机阅读和分享

8月10日傍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号院33号楼大厅,下班回家的职工葛婷婷在一个标有“职工沟通会”标语的摊点前停下来,工作人员正热心地向驻足者介绍工会知识和工会服务项目。“工会原来这么‘宝藏’!”葛婷婷萌生了加入工会的想法。按照指引,她立即线上提交申请,工作人员现场审核、办卡……很快,一张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交到葛婷婷手中,整个过程仅用几分钟。

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北京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三性”、去“四化”,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这是当地工会“零距离”服务职工的一个场景。

开在职工中间的“双沟通”会

北京市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李扬介绍,市总从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摸索出一套召开职工沟通会、企业沟通会的“双沟通”模式,工会干部从过去坐在办公室“坐堂问诊”,到如今走进职工经常出入的场所“上门出诊”,工会服务离职工更近了。

据悉,这项工作自2018年4月起在北京11个区120个街道乡镇总工会开展试点,同年10月在全市全面推开。目前,各区总工会每月确定1天作为区级职工沟通日,各街道乡镇每周选点开展一次职工沟通会。

在职工沟通会上,各级工会干部深入职工密集区域摆摊设点,利用职工休息时间向职工集中宣传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和会员服务内容,吸引职工入会。企业沟通会则由工会干部主动上门,在帮助企业建会的同时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为推进这项工作,北京市总编写《北京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指南》,帮助解决“双沟通”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如今,“双沟通”已经成为北京工会常态化工作机制,在推动工会组建、发展会员等方面成效突出。截至2023年7月,北京市共召开31506场职工沟通会,职工咨询人数71.47万人,现场申请入会职工19.16万人,实际采集会员信息130.09万人;召开企业沟通会19203场,共涉及2.36万家企业。

搭建平台赋能产业工人成长

1994年6月,技校毕业的陶建伟进入北京建工,成为一名电梯安装维修工。2010年,他在北京市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梯安装维修工组比赛中夺冠。现在,他已经是北京建工安装集团时代创新公司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和首都工匠学院的职工匠师。在陶建伟看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北京工会为职工搭建的发展平台。

“北京工会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搭建产业工人发展赋能平台,持续开展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累计举办400余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引领带动百余家基层工会组织举办了600余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竞赛,参与职工近千万人次,1万余人获得技能等级认定。”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发展部部长李刚说。

此外,北京工会持续开展“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对评选出的68名“北京大工匠”,鼓励其所在单位设立工匠创新工作室,并连续3年每年给予10万元助推资金。

同时,北京工会开展工匠学院建设试点,已挂牌5家首都工匠学院;设立教育培训示范点137家,开设课程近900门,2021年至今已培训职工近两万名。目前,各级工会培育职工匠师97名,开展匠师讲堂超200场。

随处可歇脚的“暖心驿站”

在北京市丰台区横七条链家门店内有一个占地约8平方米的暖心驿站。驿站内有吧台、椅子,靠墙处摆放着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等设施,可供户外劳动者使用。

据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工作部部长廖志华介绍,2018年,北京市总工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贴近职工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突出特色的建家理念,鼓励各级工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网上建等多种建家模式,不断创新建家形式、丰富建家内容;每年按照“十、百、千、万”的工作要求,分类推动职工之家、职工暖心驿站覆盖面不断扩大,让职工随时都能享受到工会服务。

除了链家门店,一些加油站、银行网点等也建设了暖心驿站。据悉,北京工会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网点多、营业时间较长等特点,建设职工暖心驿站。部分暖心驿站不仅提供歇脚、热饭、充电、休息等服务,还准备了防暑药品、雨衣等。

廖志华介绍,北京工会已累计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1643家,其中公共区域职工之家352家、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11291家。(转自中工网)

上一篇: 江苏镇江市总工会全方位推动县级工会规范化建设

下一篇: 上海市总工会:配强配齐四支队伍 构筑群防群治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