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朱秋琴:用爱耕耘(2021年10月22日)
信息日期: 2021/10/22 浏览次数: 2828
手机阅读和分享
1995年7月师范刚毕业时,朱秋琴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回她的母校——张家港市南沙小学辅导区占文小学任教。因为,她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母校给予她无数温暖的回忆,是母校培育了她,她期盼着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给母校。20多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校园里她曾亲手栽种的小树苗,如今也成了朝气蓬勃的主风景;在占文小学的所有经历,也均已酿成甜美的甘霖。
心怀真挚爱心,敬业默默奉献
虽然占文小学地处南沙地区偏远的农村,但这并不影响朱秋琴对神圣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她深知,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她先从自身着手,净化自己的心灵,用高尚的行为打动孩子。
朱秋琴自幼爱好书法,在她的“感染”下,孩子们也纷纷报名参加学校香稷少年宫书法班勤加练习,学校专门开设了书法课程,每年都有多名孩子获得全国级书法大赛的奖项;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从九十年代起他们身边就总有好几本课外读物,她辅导学生发表获奖的各类作文年年有捷报;她愿学生个个能身体健康,每天和他们一起参加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游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对于特殊孩子,朱秋琴更是照顾有加。班里曾有名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时时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这孩子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出鼻血,朱秋琴为他用纸巾细细擦去;若遇到身体不适,就及时背他到医院治疗,不让病情进一步扩展。朱秋琴常对大家说,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具有海伦的不屈不挠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身教具有榜样的力量,言教具有感人的魅力,与学生相处具有沟通情感的作用,孩子在朱秋琴身边是快乐而自信的。师爱的给予,在她教的孩子名册中,没有遗忘的角落。她努力让每个孩子在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师爱的温馨,受到爱的激励,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倾注人文要素,构建和谐校园
占文小学是一所百年农村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一批批教师的成长,都在学校的发展中着上了一笔笔厚重的色彩。从当时的普通老师,到大队辅导员、教务处主任,现在作为占文小学第22任校长,朱秋琴深感有责任带领全体教师,让这棵百年古树再放奇葩。
她乐做大家的公仆,在理解和尊重教师劳动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从内心上去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教师节为大家送上一串串祝福短信,让大家感受到做一名教师的光荣与伟大;学生开展冬季体育活动时,她鼓励教师参加,与学生一起拔河、打乒乓球等,在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评先评优时,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次机会,肯定大家的成绩,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每一次的活动,都让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走得越来越近,心贴得越来越紧。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占文小学连续多年被评为张家港市局级先进集体,学校被评为常规管理先进村校,附属幼儿园被评为常规管理先进村园。
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美丽”形象
在村校任教的日子里, 朱秋琴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深入教学第一线,把自己的教师职业真正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去实践、去追求,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她的语文课,入情入境,幽默风趣,深得学生喜欢,获得过多次评优课一等奖;她做家长的工作细致入微,关注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开放日”“社区开放活动”等多种形式让社会了解学校了解教育,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她先后获得 “张家港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张家港市教坛新秀”“张家港市语文教学能手” “张家港市局级先进个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最近被评为苏州市“最美劳动者”。
当一名教师是幸福的,朱秋琴的幸福是因为她坚信一个教师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生是种材料,关键是用它来做什么。”多年来,她用一个教师、一个母亲的爱心滋养着她热爱的学生,用一份执着的感恩之心回馈她的母校,只愿“百年老校,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