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基层党建|张家港:党建带工建,打造幸福“娘家”(2020年8月18日)

    浏览次数: 9485    手机阅读和分享

近年来,张家港市总工会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蒲公英”党工共建品牌工程,通过强阵地、优服务、促发展,打造服务型、创新型、维权型工会组织,使工会真正成为助力职工建功立业的“娘家”。


“线上线下”强阵地

职工需求是工会服务的“风向标”。张家港市总工会从职工需求出发,着力打造党工共建服务阵地,投资兴建了占地35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集职工服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职工文体中心。以职工文体中心为依托,组织承办了“劳模精神百场讲坛”、“匠心向党”职工文艺汇演等活动44场,开展技能培训、才艺课堂等教学活动近百场,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归属感。

“匠心向党”职工文艺汇演 朱敏芬 摄




张家港市总工会还加快建设“初心匠心”步道、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点,构筑组织力提升“红堡”工程,同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壁垒,在“张家港职工之友”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心理咨询”“律师法律服务”“劳动争议调解申请”等板块,在“张家港职工驿站”App上开设“新·视界”“工·讲坛”“好·榜样”等板块,为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双线”服务。

“每天上‘张家港职工驿站’打卡,看看‘工·讲坛’,了解工会资讯,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苏州市劳模、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化验员郎小丽说。


“内外兼修”优服务

翻开张家港市总工会青年干部训练营学员手册,工会“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在不断延续。由工会老党员任“带教老师”、各区镇工会主席为“客座导师”的分组模式,是工会青年干部培养“1+N+X工程”的重要一环。

职工才艺小课堂之团扇制作




为进一步提升工会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搭建工会系统干部人才建设梯队,张家港市总工会以党性修养、视野拓展、综合素质提升等为实训内容,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青年干部训练营,通过开展“跟着劳模学本领”“暨阳夜学·普工英学堂”等活动,上好赋能发展的“先锋实践课”,为工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从防疫知识宣传到一线物资运送,从24小时轮班值守到7小时完成2万只口罩包装,并送往武汉一线……在张家港市总工会,这支以青年党员为主体的“蒲公英”能吃苦、肯干事、善用脑,充分体现了工会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联动创新促发展

“通过与其他劳模创新工作室达成战略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创新协作,企业的创新效能得到了有效激发。”谈起工会开展的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带来的变化,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翟晓东深有感触。

以江苏省劳动模范翟晓东命名的“翟晓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发起和承担了张家港市黄泗浦生态园共享智慧电网创新示范项目,联合20多个协作团队共同打造“智慧黄泗浦、生态黄泗浦、文化黄泗浦”特色名片,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水”智慧共享电网规划创新理念方案。“以往人们讲到变压器,都把它当‘电老虎’,尽可能避而远之。我们在研发创新的时候,就是想转变以往人们的固有观念,让电力设施更和谐地融入百姓生活,因此我们构思了水下变压器这个项目概念。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投放锦鲤,形成新的景观亮点。”翟晓东介绍。

目前,张家港市38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已有6家成立党支部、18家成立党小组、14家设立党员先锋岗,联盟化合作的方式催生了“优粮润众”“惠农邮路”“物联智慧”等一批惠企助企创新项目。

通过党建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张家港市总工会加强部门联动,打造“法工同行”创新项目,精准维护职工权益,举办集中讲解4场,点对点服务企业39家,《让工会法律监督不再“冰冷”,让集体协商不再“延时”》案例入选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十大优秀案例。

上一篇: 学习强国:张家港:“联盟化合作”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建、共享、共进”(2021年1月21日)

下一篇: 学习强国:区县新闻|张家港:按下产业工人科技创新“加速键”(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