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上工会大发展,娘家人就在身边

    浏览次数: 1646    手机阅读和分享

搭建“申工社”服务职工、“申工通”工会工作两大平台,整合多方社会资源,群团改革以来,上海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紧紧把准职工需求脉搏,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工会”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工会微信粉丝已达近300万,各类服务项目种类达100多个。参加工会活动、申请维权帮扶、享受普惠服务,这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大小事务都可以在“互联网+”的框架下实现,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总工会把网上工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部署,成立了由主席担任组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上海工会网络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区局(产业)工会也相应成立由主席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明确网络系统管理员和宣传员,全面推进连接党政、连接社会、连接工会、连接职工的网上服务平台和网上工作平台的建设。

两大平台 “申工社”+“申工通”夯实工作基础

从搭建宣传服务平台开始,2014年市总工会首先开通“申工社”官方微信号,上线至今连续4年进入上海十大政务微信排行榜,2018年进入前三甲。2016年,市总工会官方App“申工社”上线,将市总工会近20个服务职工的工作项目通过互联网实现,并持续扩展服务项目,至今已陆续开通上线50余项服务功能。与此同时,上海各级工会微信、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多年来,一直坚持与职工“零距离”互动,“申工社”日益成为上海工会倾听职工声音、呼应职工期盼、服务职工需求的重要宣传阵地。

宣传服务平台逐渐发展壮大,如何做到精准精细服务,对工会本身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7年市总工会全面铺开工作平台“申工通”的建设,打通上海工会系统信息高速公路。创新“政务网+互联网”的连接形式,实现了市总工会、区局(产业)工会、街镇(园区)工会政务网9593个端口的连通,8万多家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互联网的连接,每一级工会组织都在他们一级的平台上开展业务工作,处理前台“申工社”发回的职工诉求。工作平台“申工通”建立了工会组织库、会员库、干部库、劳模先进库、技术工人库、困难职工库、工会师资库、会员服务卡库,以及组织管理、权益维护、职工服务、劳动宣传、经费资产、综合办公的“八库六系统”,成功上线网上入会、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安全生产事故上报、两非一无经费补助、爱心妈咪小屋建设等34个业务子系统。

截至今年10月底,工会组织数据库录入工会组织5万家,覆盖基层单位8.3万家;工会会员库录入实名会员481万名,工会干部库、会员服务卡库等数据库基本建成,上海工会“大数据”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四个连接 整合多方资源 服务在指尖完成

在建设“互联网+工会”的进程中,市总工会力争达到四个“连接”,即:工会网络要连接党政,连接社会,实现公共数据交换,便捷精准化服务。连接工会、连接职工,实现工作、服务扁平化,服务从“定菜单”向“点菜单”转变,通过这些连接,“申工社”服务平台与“申工通”工作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处理、数据统一、闭环操作,初步做到了工会组织在网上连通,工会事务在网上办理、工会服务在网上推送。

如,职工网上个人加入工会,职工一旦在服务平台“申工社”申请后,各街镇总工会就会通过工作平台“申工通”接到受理指令,经过系统的组织库和会员库数据比对,马上就便捷地进行审核处理;“两非一无”经费补助子系统,已规范地精准地为8万多名快递外卖员、护理家政服务员、房产中介员等新型就业人员送去了工会的关怀;公益乐学、疗休养体检申请、困难职工帮扶申请、会员服务卡申办、保障互助查询、婚恋介绍等子系统,都连接到了最基层工会,一键就能把诉求发送到市总工会的受理部门;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系统,打通了劳资纠纷预警、劳资纠纷参与调处,与推进建会、建立职代会、集体协商三项基础工作的3个模块间的连接通道,为工会维权和维稳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开展普惠制服务的过程中,全项目上网,全资源集中,围绕职工入会、医疗互助、就业培训、法律援助、文化活动、会员卡服务等设立服务项目,让服务“在指尖上完成”。如原来一级一级上报,一级一级再返回的职工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奖励申请,在网上开辟通道后,重造流程,14-20天内完成申请、审核、奖励发放的全过程。据统计,今年,运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工会会员卡库、职业资格证书库精准比对,共有863人通过审核拿到了1000-2000元的奖励;再如,工会的互助保障,职工只要在“申工社”微信或App中输入会员卡号,一秒钟就能查到自己单位有没有参加互助保障的计划,参加了哪些。住院给付,可以查到自己的住院账单;更好的服务会员服务职工,自2015年春节起,市总工会连续5年开展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平安返沪”火车票补贴活动,从线下求职工填写信息递交单据,到如今网上轻松一点上传图片,职工抢名额,一张小小车票为上海工会积攒了口碑;此外联手企业、社会资源,还开展了会员卡出行交通补贴,会员卡出行加油补贴等,惠及近百万名职工。


互联网提升工会凝聚力

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在手机上加入工会、申请维权帮扶;点一点屏幕,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互联网时代深切改变着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也改变着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网上工会,让“娘家人”在身边。

从工会工作角度出发,加强网上工会建设,是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的客观需求,是转变工作方式的内在要求,更是工会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网上工会怎么建?一是搭建平台,让职工在网上能找得到工会组织。工会网上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最广大基层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办法,在于能不能做到网上的技术手段和网下工作的高水平结合。“申工社”与“申工通”两大平台的建设,一个是反映工会主张、表达职工心声的宣传平台,一个为精准化服务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工作平台。两者叠加,上海工会以职工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铺成工会服务职工的高速公路。

二是引领方向,让职工在网上能听到工会的声音。依托网络及新媒体矩阵,上海工会创新工作方式,扩大工会网络影响力,牢牢把握工会网络舆论主导权。以“申工社”官方微信号为例,一方面,适时推送的法律法规解读、劳模典型宣传、网络热点解析等,充分发挥了工会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主动放下身段,轻松活泼、图文并茂的语言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印象,增强了工会新闻的趣味性,既传播工会声音,又贴近职工需求。

全面建成网上工作体系,工会组织将面临一个庞大、复杂、多元的网络系统。 新形势下,上海各级工会正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互联网,逐渐成为有吸引力、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职工服务便捷平台,努力提升服务职工的效率与质量。(转自中工网)

上一篇: 长春工惠”指尖上普惠服务会员职工

下一篇: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