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规范“996工作制”也要倡导“敬业精神”
信息日期: 2019/4/19 浏览次数: 172
手机阅读和分享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工作制度。2019年3月,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传开,程序员们揭露“996ICU”互联网公司,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
所谓的“996工作制”是基于受强迫的基础上,企业要培养企业文化首先要高悬“法律”达摩克利斯之剑,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而“996工作制”的加班时间远远超过了劳动法的规定。企业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必须在建立劳动法的框架内,否则,一切都是泡影。
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教育他的弟子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我们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敬业精神是人自发的、主动的、由内而外的精神,而不是一些企业所“强迫”的加班文化。经常加班会造成职工的生理及心理受伤害进而使员工的工作能力下降,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下降,对用人方而言是得不偿失。
提倡敬业精神,需要职场领导做表率。职场上,相信每位员工都想给他人留下“敬业”的好印象。下班时间到了,领导还在工作,自己走的比领导早,工作态度是不是显得不够积极?许多员工在职场上因为都抱有这种心理,常常会“自觉、自愿”的无效率加班,这种心理还会产生“从众心理”员工间互相仿效,以致影响整个单位工作氛围,久而久之员工对这样的“职场规则”会产生种种怨言,不利单位的发展。所以,职场领导应以身作则,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员工不断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提倡敬业精神,需要健全相关法律作保障。诚然,敬业精神的本质是忠于职守,尽最大可能完成好工作,而不是无效率的工作或者做“表面文章”讨好领导。员工也要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健康的职场文化,在完成工作内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倡敬业精神,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崇尚劳动氛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没有劳动,我们的衣、食、住、行皆为泡影。正是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用卓绝的辛勤劳动才共同收获了中华民族的无上荣光。我们每个人只有以辛勤劳动为荣,敬业爱岗,勤奋工作,才能换来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我们赞美劳动,弘扬敬业精神,但不能将“996工作制”这种赤裸裸的违法行为和奋斗精神、敬业精神人为的捆绑在一起。敬业精神不是以加班时长去丈量,也不是靠透支健康去标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以奋斗之名“绑架”所有员工,而是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在保护劳动权的前提下,用“正向”的激励机制,去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去弘扬敬业精神。(转自中国文明网)
上一篇: “数字阅读”让“书香”更“致远”
下一篇: 数字阅读点亮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