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日报:听音辨症,他是维修机械的“大拿”——记江苏培达塑料有限公司维修班班长黄则华
信息日期: 2018/12/4 浏览次数: 380
手机阅读和分享
张家港日报报道
“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在培达工作了21年,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11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江苏培达塑料有限公司维修班班长黄则华。来自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他,自1997年进入培达后,一晃就干到了现在。
黄则华腼腆地说:“我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工,有个老乡提议,一起去张家港找找工作机会,那里的收入比较高。正好当时培达在招工,我就在这成为了一名挡车工。”
认真好学的黄则华平时就喜爱研究机械,他对厂里的设备特别感兴趣,特地到新华书店购买机械维修方面的书籍,利用空闲时间仔细地研究了起来。1999年,厂里一台注塑机的产能突然变低,厂家派了技术工人来看也没查出问题所在。厂家来人查看时,黄则华也没闲着,而是静静地在一旁观看学习,心里也在盘算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后来他发现是机器里一个阀门里面的小弹簧断了,当他把弹簧更换之后这台机器的产能一下子又恢复正常了,经过这次历练,他也从挡车工成为了维修工。
“细节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自己在工作中做到更好更细,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我就在新时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黄则华如是说。
与机械打了21年交道的黄则华是公司的维修“大拿”,凭声音和机器的振动就能判断出机器的病症。再麻烦的故障,黄则华一出马,手到病除。黄则华说:“我虽然干的是维修机器的活,但是在工作中也需要知识来武装头脑,特别是现在机器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厂里的学习氛围很浓,不光员工自学,单位还会组织我们员工一起学习。现在只要厂里添置了新设备,我都会和厂家的技术人员认真探讨,空闲之余,书本依旧是我最好的伙伴。”
黄则华除了是维修的一把好手,好学钻研的他,在2017年还与同事一起改造了厂里原本要淘汰的扩口机。“我们算了一下如果厂里要买一台新的扩口机的话,大概要花25万元,经过我和同事的改造,给原先的设备装上了自动控制系统,一下就把原本要淘汰的旧机器变成了自动化的设备,原先需要两个员工合力操作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年可以多产生10万元的效益。”
黄则华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自己的岗位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徒弟朱颢龙眼里,黄则华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朱颢龙说:“我是去年来到培达工作的,当时对厂里的设备也不熟悉,一进来就是师傅带着我,我跟着师傅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了细致、认真,我要好好向师傅学习。”
黄则华表示:“我很自豪能代表普通职工参加市工会十二次代表大会,参加这次会议将给我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发挥‘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更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起好传帮带的作用,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