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总工会坚持“三个导向” 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工会新发展

    浏览次数: 1006    手机阅读和分享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总工会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注重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导向,将大讨论活动转化为工会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工会组织提质、工会干部提能、工会工作提效。

一是强化问题导向,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通过走访调研、自查自摆等方式,深入查找制约当前工会发展的“老大难”“中梗阻”问题。深入基层征求意见。结合“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与“阳光扶贫”活动,以“四走进、四推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各级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一线职工,广泛征集了非公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工会力量资源不足、职工因病致贫致困等问题。对标先进查找不足。对标工会系统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标市先进部门的好作风、好机制,深入查摆了在工会经费收管用、机关作风与管理、干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重点梳理短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照大讨论活动要求,及时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回头看”,梳理在工作中的短板,列出清单,深挖根源,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村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新领域工会组织建设、会员实名制数据库建设等“老大难”问题。

二是强化目标导向,明确整改落实方向。正视问题和差距,以“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工作再抓实、发展再突破”为主题,集中开展各类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整改落实的任务书、路线图。抓学习讨论。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注重结合市总工会机关“周五学习日”制度和党建工作计划,通过召开市总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交流会、支部活动、工作部署会,开展“学党史、忆初心,牢记使命勇担当”组织生活开放日、“走基地、看变化、聚力量”教育实践等各类学习、讨论、实践活动,全面寻找短板弱项,切实剖析原因,谋划思路对策。抓专题部署。对照征集的问题建议,先后组织工会大讲堂、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宣讲会、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交流培训会等活动,开展集中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在治理“痛点”“难点”“堵点”上拿出举措、迈开步子、走出路子,不断推动全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抓分工认领。在梳理各类问题建议的基础上,实行分工认领,结合市总工会各部室职能,列出新时代我市职工需求状况研究、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及职工发展问题、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工会组建调研、劳动竞赛“张家港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等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强化系统导向,推动实践成果落地。坚持系统化思维,抓住大讨论活动与工会工作的结合点,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形成一系列制度化成果,有效增强了大讨论活动的互动性与实效性。队伍建设有新加强。进一步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结合当前工会工作的需求,公开招聘7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充实到市总工会各部门及区镇工会。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率先推进工会改革,完成内设机构调整,领导班子配备到位。我市改革经验得到省总工会的高度肯定,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级工会参加中央办公厅召开的群团组织兼挂职干部工作推进情况江苏调研座谈会交流。服务能力有新提升。正面呼应职工群众呼声,帮助职工解难事、做好事。努力打造“指尖上的职工之家”,依托“张家港职工驿站”APP、“张家港职工之友”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设“职工才艺小课堂”,探索职工普惠机制,有效实现了线上交流与线下服务的互联互动。探索实施在职病困职工救助、职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等机制,为742户病困家庭发放医疗定补237.33万元、生活定补127.7万元,8179名职工加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基层基础有新夯实。先后制定实施《张家港市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履职津贴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工会工作的意见》《张家港市村(社区)工会工作奖补办法(试行)》等文件,有效激发了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工作动力,增强了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吴吉)


上一篇: 市总工会原创小品《连心桥》获市港城清韵——勤廉“微套餐” 优秀作品微e拍三等奖

下一篇: 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