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阅读空间,点亮城市文明薪火
信息日期: 2018/11/7 浏览次数: 164
手机阅读和分享
昔日的报刊亭,不仅是人们汲取信息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传统的报刊亭已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经营陷入困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不应让报刊亭只成为记忆,对其规范提升很有必要。(11月7日《光明日报》)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只能通过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了解天下大事。那个时候,书报杂志很火,报刊亭的生意很火。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人们只要拥有智能手机,就可以上网浏览相关书报杂志的电子版。人们去报刊亭购买书报杂志的愿望不再那么强烈,报刊亭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报刊亭的生意不好了,极个别地方出现关闭报刊亭的情况。然而,报刊亭是否应该一关了之呢?当然不是!报刊亭不仅是做生意的地方,更是城市文明的驿站。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会少建一所监狱”,这话同样适用于报刊亭。多建一所报刊亭,也可以少建一所监狱。当然,如今的报刊亭不能单纯作为买卖书报杂志的地方,也需要转型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报刊亭提档升级,不能光卖书报杂志。要是光卖书报杂志,很容易亏本。之前,一些报刊亭为了生存,开始销售其他生活日用品。报刊亭可以跟更多地方建立合作关系,拓宽一下营销思路,从光卖书报杂志向卖卖当地特产、卖卖文创产品转型,将报刊亭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产品商店。思路千条万条,报刊亭要加强探索,更好地促进自身经营。不少人喜欢小巧、精致的文创产品。报刊亭可以卖卖当地的文创产品,还可以卖卖近段时间流行的文创产品。
报刊亭提档升级,要在打造新型阅读空间上做文章。如今,人们更多地把阅读视为高雅的精神享受。在一个温馨的空间阅读,人们会心情舒畅。报刊亭不能满足于销售生活用品,还可以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如果公众在报刊亭能够收获新鲜的阅读体验,他们会愿意为之买单。当然,报刊亭智能化需要相应的投入,这不能光靠报刊亭的经营者。政府要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的高度将报刊亭视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报刊亭提档升级加大投入,确保报刊亭提档升级的质量。
报刊亭的发展方向为何,各地都在探索。2014年,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建设推广24小时图书馆驿站,实现了各镇、镇办事处全覆盖。各地可以将报刊亭打造成24小时阅读驿站,吸引更多人来报刊亭阅读、选购自己想要看的书报杂志。各地要把报刊亭升级提升到相应的层次,合理规划好报刊亭建设,将报刊亭建在小区周边,方便人们阅读、方便人们选购书报杂志。家距离报刊亭更近了,才有更多的愿望去选购、阅读书报杂志,这对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非常有利。
各地都要重视报刊亭的提档升级,努力将报刊亭打造成新型阅读空间,点亮城市文明的薪火!(李兆清) (转自中国文明网)
上一篇: 关键时刻的品质也是震撼城市的文明力量
下一篇: “市民驿站”做实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