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
信息日期: 2018/7/9 浏览次数: 1682
手机阅读和分享
这本书我看过。或者说是听过。在喜马拉雅电台。开车的时候无暇多想,一些理论听过也就过去了,来不及细想,可待到下了车来,捶胸顿足,却经常连些名词都想不起。所以一拿到书,我先看了下目录,过滤筛选一番,挑选了一些对于自己比较“新鲜”的章节,而部分已经听过且尚有记忆的,或者一些偏于常识的章节,暂放了一边。由此,这本书看的很快,可以说非常快。或许也正是由此,我个人对本书产生了一个片面的看法:拼凑感。但客观的说,财经知识远远不是区区一本书可以详述的,何况是一本科普性的、带人入门的书籍,站在这个角度而言,我又觉得《30后》已是相当不易。所以,这次的书评,还是跳出书外,讲讲其它。
三十而立。一句话四个字,告诉我们成年后当努力,让自己及家人过的舒心。可舒心二字,说来简单,做起不易。前年牛市见顶前后,开车总能听到101.1关于财务自由的小广告——一个利用杠杆投资原油的小广告,可笑的是最后会快速而小声读一句“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警示语——但当时是我第一次听说“财务自由”这个词儿,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在现阶段,对我而言,要想过的舒心,要想而立,先决条件就是要财务自由。然而家境十分普通,勉力温饱有余,偶尔奢侈一回尚得反复思量,财务自由远望不到边。期间,也有尝试几番投机作为,但受制于心性不够沉稳,挥泪斩仓时而有之,虽总体尚未亏损,但浮盈了了,沧海一粟。而近观亲友同僚,唉声叹气者、灰心丧气者不在少数,浮亏多的,直接锁仓退市万念俱灰。缘于此,更有些许体会。金融工具虽好,但对于虾米如我,无依无靠,妄想成为池塘里的大鱼,终有被大鱼所食的一天。
实际上在我看来,投资分两种,一种是赚钱的,一种是赔钱的。赚钱的投资无需多言,长期持有的债券、绩优的板块龙头、银行的固定存款、甚至于买的各类分红型保险,都是赚钱的投资。而赔钱的投资,却也不难理解,投资在自身心性、家庭活动、交际人脉的投资,都可以算是,用短期小利换取长期的稳定收益,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投资。老套的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赔钱的投资足了,赔到位了,就离赚钱也不远了。远了不说,现今全民炒股的时代,需要足够的股票知识,需要可靠的消息渠道,需要谨小慎微的心性,需要大胆果然的操作,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池塘的虾米,用“血”的代价来换取经验。但倘若我们诸事俱备,或许就如前言所述,成为大鱼或许期望不大,但谁又来能阻止我们喝汤,改善我们的生活,完成最原始的资本积累呢?
或许如今房价已经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物价又“锦上添花”的让人们怨声载道。但我以为,房价还会涨,物价不会跌,在习李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变革之下,最后一跟稻草并不会来临。相反的,进入经济周期的市场上仍有许多机会尚未来到,仍有较大空间可为我们所用,仍有不少金融产品需要我们的光顾,关键就在于我们,东风来临之际,是否万事俱备矣。
因此,愚以为,投资这个事儿,眼下并不急。投资市场之余博取小利之时,勿忘投资于自身以期长远。
(作者:德积办事处 常文强)
上一篇: “我”投资的心酸史
下一篇: 《三十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