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代替了陪伴
信息日期: 2018/7/26 浏览次数: 42
手机阅读和分享
最近,看到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孩子通过对看手机爸爸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以及网友们的心。“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看到这篇作文,你是否想起下班、休息时,也和作文里的这位爸爸一样,因为沉迷手机而疏忽了孩子? 在这么多的家庭中,对父母玩手机不满的孩子,这并不是第一个。当提及爸爸的职业时,孩子说:“爸爸是用手机查资料的。”的时候,当孩子问:“妈妈,到底手机是你女儿,还是我是你女儿?”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无意间伤了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而陪伴并不是陪着,并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而是我与你共同做一件事,一起看书、看电影,一起做游戏,一起吃饭、玩耍、聊天,一起去解决问题。
在手机功能愈加发达的今天,在无线网络覆盖如此之高的今天,手机背后的虚拟世界足够广阔,有趣程度似乎远胜过真实世界。然而,人们在手机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功能和社会交往,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仅仅是提供物质的保障,而是拥有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事实上,沉迷于手机只是一个表象,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正在丧失的爱的热情和爱的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些刺痛与检省。不止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试着放下手机吧,用心去体会“慢”的乐趣和沉默陪伴时的舒适吧。放下手机,帮父母做一顿丰盛可口的晚餐,给孩子讲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伴侣倾诉长久以来没有表达的爱意。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会注意到,父母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缕,孩子又长高了一些,伴侣又成熟了几分。让我们把浓烈的爱和热情,投向实实在在的家庭生活中去,多给他们一些爱和陪伴,让爱的能力始终健壮成长。(汪怡恬)
上一篇: 唱响文明诚信主旋律
下一篇: 让文明成为短视频的最美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