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东:沙钢车间里的“青春电流”

    浏览次数: 1879    手机阅读和分享

顾卫东在工作中



采访对象:顾卫东,31岁,沙钢集团热处理车间甲班电工 主值,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顾卫东很年轻——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港城小伙,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却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获得过许多荣誉的熟手电工了。

2009年,顾卫东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数控)专业毕业。彼时,金融危机侵袭全球,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很难,直到今天,顾卫东仍然觉得十分感激:“是沙钢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也愿意为沙钢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就这样,顾卫东成为了沙钢的一份子,在热处理车间甲班释放自己的“青春电流”。作为一名电工,他主要负责班组中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和保养。

初入职场,顾卫东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要数理论跟不上实践了。顾卫东告诉记者:“我发现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现场存在不小的差异,学校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非常老的,但厂里使用的PLC却是很先进的。虽然两者原理相同,但编程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没办法,顾卫东只能重新开始学习,“我带着问题去学,有不懂的就去请教老师傅,慢慢地,好像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经验不足,就多实践,水平不够,就多“充电”,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顾卫东成长得很快。“小顾专业理论扎实,技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立足现场,积极参与疑难问题的攻关,对设备维护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对于顾卫东的工作能力,同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一次对设备的点检过程中,顾卫东发现,车间内的涂漆小车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整个生产流程十分不顺畅,不是喷涂的表面质量不行,就是设备老是出现故障。在同事的帮助下,顾卫东对涂漆小车进行了重新设计,简化本体构造,并优化PLC程序、传动参数以及线路保护,使小车速度和辊道速度更匹配。

“前后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也是和同事共同努力,利用空余时间加班加点。”顾卫东告诉记者,新的涂漆小车投产后,热处理车间甲班的班产由原先的30块提高至50块以上,涂漆一次合格率达90%以上,设备精度管理达标率在97%以上,主辅机电耗等指标均达标。

“做这份工作,临时加班是常有的,设备出现问题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故障排除保证生产。”顾卫东告诉记者,去年6月,车间冷矫边辊发生故障,严重影响生产。他接完班就去现场检查,处理故障,由于没有相同的备件,需要临时改造,他和同事从早上一直忙到设备恢复正常。直到晚上9点多,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

除此之外,顾卫东还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在与同行的竞技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单是2017年一年,他就一举夺得了苏州市第三届技能状元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二等奖、张家港市第五届职工技能大赛冶金电工组一等奖,以及第六届“沙钢杯”职工技能大赛电工组一等奖。

好成绩并没有让顾卫东变得浮躁、骄傲,对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督促。他仍然沉下心来,积极参加公司、总厂组织的培训,在提高自身业务技术的同时,还积极做好“传、帮、带”。作为培训讲师,他多次为公司高压电工、公司中级技能电工进行培训。

这个80后小伙,正用自己的行动,为热爱的集体注入一股股“青春电流”。


上一篇: 郎小丽:做一颗在平凡中闪光的“螺丝钉”

下一篇: 张家港市财政局:服务“走心” 政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