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润发(张家港)机械有限公司设备维修组:机械设备的“守护神”

    浏览次数: 1066    手机阅读和分享

黄建平带领设备维修班组正在调试拉床设备。




采访对象:长江润发(张家港)机械有限公司设备维修组,荣获 全国工人先锋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在车间找到设备维修组组长黄建平时,他正蹲着身子忙碌着。握手时,他尴尬地发现满手油污。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偷偷告诉记者:听说记者今天要来采访,黄组长特地换了件刚洗过的工作服。长时间和设备机器打交道,油污、磨损不可避免,设备维修组的工作服硬是比别的工种要费得多。

2006年,为了促进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提升设备技术以及技术攻关的层次,公司特别组建了设备维修组。这是一支学历高、年纪轻、肯吃苦的十人队伍,不管夏热冬冷,不计白天黑夜,哪里出现设备故障,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规范化”,对于曾在德资企业工作过的黄建平来说,这一点尤其要求严格。“我们所有的设备,从进厂安装调试开始,到每一次保养、维修,再到报废出厂,都有完整的台账记录。”黄建平告诉记者,“一次,一名资深高级工程师来到我们厂,看到这么规范完善的台账,感慨地说,这是他几十年来见过的最为详实的台账记录。”

在黄建平的带领下,设备维修组制定了定期为设备机械进行维护的制度,每月对一级设备及其配套的工夹具进行一次例行保养,不定时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的产生。

设备维修是个细致活,需要细心与耐心。“一个小小的电板下有着五六百根电线,一根都不能弄错。”“看着一根器材的两端无差别,一不留神装反了机器就会无法运转。”……采访中,设备维修组的人员们纷纷告诉记者。

在设备维修组,人人都有一手绝活。黄建平笑着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事例:一次,公司三台龙门刨床同时无法运转。于是黄建平和两名技术人员一起上前维修。在其他人对着图纸拿着工具敲敲打打的时候,黄建平一不需要图纸二没拿工具,凭着丰富的经验,他直接用手去感受电线的温度。当摸到一处电线发烫后,就找到了问题所在,率先维修好。在黄建平的带领下,他们常常进行内部培训、学术技术探讨,不断提高小组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长江润发,很多工人都知道,设备出了故障,只要一个电话,设备维修组的人员们一定会在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最多半小时就能查清故障原因。为了保障生产,他们常常加班加点进行设备维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设备维修组不仅要对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对老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修,还肩负着技改的重任。长江润发(张家港)机械有限公司里涉及的都是沉重的物料,很多时候需要把物料运用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从一道工序口运到另一道工序处,费时费劲。于是,设备维修组计划设计出一个物料架来,完全用机械把物料运行的轨迹自动连接起来。“这个技改没有先例,从画图纸开始,我们一点点地琢磨完善,在一个半月时间里把物料架做了出来。”据悉,目前,公司里18条生产线已经有16条完成了物料架的技改。

为了整治环境卫生、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设备维修组提出了废油、废水混合物分离工艺的设想,分离出的油进行机械部位的润滑,废水经过净化再循环利用。该工艺实施以来,每年为公司直接节约成本近10万元。

采访刚结束,黄建平就带着他的同事们匆匆赶到车间,忙乎起来。

上一篇: 张家港市财政局:服务“走心” 政策惠民

下一篇: 倾听劳模心声,引领价值导向! 学习践行十九大,劳模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