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这三年
信息日期: 2018/3/12 浏览次数: 1698
手机阅读和分享
2015年10月1日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我真正意义上接触志愿服务的日子。即使三年已过,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天淅沥沥地下着雨,早上6点天才蒙蒙亮,起了个大早的我穿着志愿者统一的绿色小短袖,骑着小毛驴赶往志愿者集中地点——沙洲新城滨河公园,2015年张家港短程马拉松系列赛即将在这里举行。
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我,懵懵懂懂,对于究竟该到哪里报到、怎么领取具体任务都不清楚,只能一路跟穿着同样衣服的其他志愿者打听,直到站在自己服务的点位上时,我的心才终于踏实下来。今天想来,其实当天我的任务很简单,只是站在道路旁维持秩序,防止有比赛以外的人员及车辆进入赛道,同时为运动员们加油呐喊,并为有需要的志愿者通报所在位置的公里数。可是初次接触志愿服务的我,除了兴奋与好奇,也总是生怕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到位。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夹杂着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人欲罢不能。从那次起,我渐渐走上了志愿服务这条道路。
三年来,我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有针对人的,如关爱老人、关爱青少年活动;有对环境的,如环境保护、社会秩序维护活动,虽然从大的方面来说,都只是充当着不足为道的小角色,但从我个人的内心而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一种内心世界渐渐丰盈、心灵得到满足的过程。
2017年10月1日, 2017张家港短程马拉松系列赛(第五站——“沙洲新城”杯美丽金沙洲绕圈赛、张家港市第四届“沙洲新城杯”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如约而至,赛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这如织的人潮中,我又一次身着志愿者服装,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组成了一道明黄色的风景线。虽然在比赛当天,我们是到场最早的、最忙碌的,但是我们从不觉得辛苦,志愿者的身份让我们时刻要求自己成为整个比赛过程中笑容最温暖、言语最温和的存在。我们替参赛者呐喊加油,我们为参赛者递杯送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事实上,能够在工作之余参加志愿服务项目,还得益于张家港志愿服务规模与影响力。打开上张家港友爱港城网站,数不胜数的志愿者团队,门类繁多的志愿者项目,无一不彰显着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张家港的流行风尚。我身边的朋友,就有很多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张家港的志愿服务发展至今,项目覆盖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法律到文化、从关爱青少年到救助老人……只要你有一颗志愿服务的心,总能找到合心合意的项目,奉献自己的能量。
小时候,我曾经以自己是“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人而自豪,如今,我为自己是志愿者而自豪。从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受益者,到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践行者,把工作之余的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以实际行动维护崇德向善、健康和谐的城市形象,使我对“文明”二字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文明”两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深远。它不仅要求人们从自身行动上规范自我,更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望每一位张家港人都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让文明之花开遍港城的每一寸土地。
(常家村工会联合会 陆华)
上一篇: 从“小红帽”到“夕阳红”
下一篇: 我为什么要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