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护理部:把老人当亲人

    浏览次数: 753    手机阅读和分享

护理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人很满意

       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护理部:2017年苏州市工人先锋号

        张家港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市老年公寓)护理部,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为老人默默付出,他们把别人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把劳累的工作当做自己的生活,以优质的服务获评“苏州市工人先锋号”。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夕阳天使”。

        在市老年公寓,根据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划分了五个区:自助生活区、自理生活区、康复护理区、失能失智护理区和荣德护理院。

        近年来,市老年公寓致力于打造环境园林化、服务个性化、管理规范化、医护专业化、发展社会化的全方位、高标准养老机构,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先进完善的设施基础,努力为全市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恬静优雅的生活港湾。

        在荣德护理院,由于该楼层老人自理能力差,喂饭成了最艰难的工作。“部分老人需要喂食流质和半流质,老人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每一个都需要至少30分钟,得有耐心,不能机械地喂,还要会哄。” 正值午饭时间,只见护理员小王端着饭走到了89岁的吴老太身边,一边和老人说着“吃饭喽”,一边用左手轻轻掰开老人的嘴,用汤匙将半流质送入她的嘴里,再轻轻地将老人嘴边的残汁抹去。反复这样的动作几十次后,一位老人的喂食工作才结束。

        每次喂完一位老人,小王都不禁松一口气:“喂老人半流质难度较大,但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个技巧,就是用汤匙轻轻触动老人的舌尖,让老人无意识地完成吞咽。”

        为了让每个老人尽快进食,保障充足的营养,护理员们的动作迅速,手脚十分麻利,从分饭到端饭,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毫不耽误。

        中午护理员们轮流休息一会后,下午上班的钟声还没敲响,大家又开始忙碌了。

        护理部主任常益萍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工作表排得很满,24小时工作制,所有的服务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服务流程进行。”为了给老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员们每天每个时间段工作的内容都很有规律。

        早上,护理员们为老人们提供叫醒、协助穿衣、铺床、房间打扫等工作,随后要为老人分发早餐,接着再集中召开交接班晨会。白天,护理员要做好老人日常照料工作,特别是各类安全防护工作,比如防止老人摔跤、噎食、走失等情况。每周三,护理员们都会例行帮老人查看有无过期食品,以保障老人饮食安全。到了晚上,大家也不能安稳地休息,需要轮流照看老人。

        除了照顾身体,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工作也相当重要。护理员们关注他们的适应情况,平时经常与他们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并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有一位97岁的老太太,一开始非常排斥护理员查看她的物品,“她觉得自己脑子不糊涂,不需要护理员检查。”护理员马莉娜多次劝说后仍然遭拒,于是就试着“哄”,她和老太太聊天、沟通,现在,这位老太太不仅积极配合护理员,还主动跟着护理员学习如何查看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据常益萍介绍,160名护理员中,只有3名男性,其他全部是女性。“有些年轻护理员在家也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从来没为自己的父母洗衣服、剪指甲,到了市老年公寓,他们为入院的爷爷奶奶做许多基础护理,洗头、洗脚、铺床、剪指甲、翻身拍背、温水擦浴甚至喂饭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常益萍说,护理员们把老人当亲人般照料,老人更是把护理员当亲人一样亲近。据了解,近年来,市老年公寓共收到老人家属赠送的感谢信、锦旗100余封(面),护理人员的辛劳付出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充分肯定。



上一篇: 倾听劳模心声,引领价值导向! 学习践行十九大,劳模这样说

下一篇: 市市容管理处城南环卫所:用汗水扮靓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