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一把焊枪“点亮”工匠人生

    浏览次数: 1713    手机阅读和分享

认真钻研的王胜

    王胜,2017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王胜,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电焊培训师,二级技师,2012年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曾获首届张家港市“行行出状元”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组三等奖、“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称号、苏州第二届技能状元大赛焊接组第二名等。2017年,王胜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外来工”,12年来,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先后获得了“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近30项荣誉。他,就是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电焊培训师王胜。

        2005年初,只有初中文化的王胜,从苏北灌云农村来到永钢项目工地上干杂活。

        2007年5月,王胜决定学习电焊。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了尽快全面地掌握电焊技术,他买了很多专业书籍,不分昼夜地研读。

        为了学好电焊,王胜身上被钢渣烫出了数不清的伤疤。有一次,钢渣飞溅到了他的左肩,烧穿了防护服,但为了保证焊接的连续性,确保焊接质量,王胜硬是咬牙一动不动,直到完成最后一个焊接点。蓝色的火苗在他肩头“跳动”了足有一分钟,当时就烫出了一个大血泡。

        经过两年的钻研苦练,王胜的电焊技艺突飞猛进。2009年,他先后考取了焊工资格证、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证等,这也是他从事焊接相关工作的“准入证”。

        2009年,王胜报名参加永钢制钉厂招募氩弧焊打底工艺电焊工的选拔考试。按照考核要求,140张拍片中,二级片比例达到20%即为合格,而王胜的这些焊接作业,仅3张为二级片,其余均为一级片,远远超出规定的考核标准。

        2015年春天,永钢机修总厂承接了某公司的绳轮制作订单。与以往的焊接不同的是,这次的订单中,一个绳轮要焊5条缝,而每条缝要焊50多遍。“以前焊缝最多的也就十几遍,这次一条缝就50多遍,如果其中一条出现一个气孔,那整个绳轮就报废了,必须从头来。”接到订单后的一个多星期里,王胜除了吃饭、上厕所,其它时间基本都扑在这个绳轮上,他一遍又一遍地焊接,一道缝一道缝地攻克,终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委托单位验收后十分满意。“这个订单终于拿下了。”王胜终于松了一口气!

        2012年,“马钢杯”全国钢铁行业技能大赛召开。王胜作为永钢电焊工中的佼佼者,被派赴赛场。在赛场上,他不负众望,击败了宝钢、首钢等的众多高手,杀进全国20强,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14年,为了献礼建厂30周年,王胜和他的团队花了两个多月,用废旧物品制作了现实版的“变形金刚——擎天柱”。2015年王胜又带领团队,经过8个月的精心打磨,制作出了一只高7.5米、宽3.5米的“大黄蜂”,并加装了传动设备,赋予了它动感。相较于“擎天柱”,“大黄蜂”进行了“转型升级”,“大黄蜂”可拆卸程度高,运输过程不易损坏,且实现了电力自动化的突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焊接技术的日臻纯熟,王胜的工作角色也在逐渐转变。2012年10月,经永钢领导安排,王胜开始组建永钢集团电焊工培训基地,并担任电焊实践操作老师。“我焊得再好也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要是把我的技能传授给别人,那作用可就大了。”

        作为一名老师,王胜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思、所得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员,让更多的人了解焊接、掌握焊接、运用焊接。 目前已有700多名学员走出了王胜的课堂,顺利地获得了国家特种职业资格证,走上了永钢的生产一线,其中300多人已经成为永钢的骨干。

        王胜说:“我现在在电焊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电焊梦’,为永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电焊人才。”

    王胜在平凡岗位上生动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港城腾飞的脚手架上,需要更多像王胜这样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港城工匠。



上一篇: 施建忠:恪尽职守的“平安管家”

下一篇: 陈旭东:一颗匠心助行业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