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娟:守住技艺 錾刻未来
信息日期: 2017/6/21 浏览次数: 783
手机阅读和分享
很多作品图案由蔡玉娟设计
蔡玉娟,经开区(杨舍镇)泗港人,就职于张家港幸运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是张家港市非遗金属錾刻团队技术负责人。在这行业兢兢业业干了26年多的她,技艺精湛,获得荣誉无数。上海亚信峰会国宴、南京青奥会国宴、北京APEC国宴订制餐具、2016年杭州G20峰会国宴金银器均有其作品。她的作品更是远销海外,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
一张简单的工作台上,一盏台灯、一把刻刀、一把小榔头,是蔡玉娟錾刻时必备的工具。工作车间内再嘈杂,蔡玉娟总能安下心来,专注干自己手上的活。只见蔡玉娟手持着榔头和刻刀,在一个金属的餐盖上细细敲打。不多一会,餐盖上一只展翅的凤凰在一簇盛开的牡丹花中留恋,栩栩如生,好一幅《凤喜牡丹》图。
蔡玉娟是我市幸运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一位金属錾刻师。金属錾刻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的一门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一朵“奇葩”,它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但是,随着雕刻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脑激光錾刻已逐步替代了手工錾刻。如今,錾刻人的身影也已很难看到。但蔡玉娟一直坚守着这门技艺,如今在这行干了26年多的她,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幅相对复杂的作品。
对于錾刻,蔡玉娟的天赋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进入錾刻行业以前,她是毛纺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她没正式学过美术专业,却是远近皆知的画画能手。邻里请她画一幅寿星图,她不用对着原图,凭印象就把一幅画临摹得差不离。
1990年,幸运金属需要开拓錾刻工艺品,机缘巧合之下,年仅21岁的蔡玉娟凭借着深厚的绘画基础和对錾刻的热爱,来到公司学习金属錾刻。最开始是跟着上海的老师傅学基本功,就是在废铜皮上把一条直线刻直,一个圆形刻圆。3个月,蔡玉娟就完成了基本功训练,远远超过了同批进入的其他几个学徒。“我们的基本功练习讲究从粗到细,打个比方,就是从一片树叶的轮廓、经脉到纹理,呈现立体感。”手工錾刻的灵动感一直让蔡玉娟特别感怀,她不喜欢现在电脑激光錾刻出来的刻板图样,“像我们手工錾刻的,好像有灵感似的,这个灵感是机器做不出来的。”
3年以后,蔡玉娟自己成了师傅,带徒弟入门。现在47岁的她,可以不书写,不拓印,心中有画,一气呵成。现在,至少在江苏省内,可能只有蔡玉娟一人可以不拓印直接在金银器上进行錾刻。
从业多年,蔡玉娟声名远扬,获得荣誉无数,上海亚信峰会国宴、南京青奥会国宴、北京APEC国宴订制餐具均有其作品,她的作品还远销海内外。近两年,幸运金属还与爱马仕品牌合作,制作一些高端限量版器皿,同样也需要蔡玉娟的錾刻手艺。目前,她又为将在厦门召开的金砖五国会议准备专用定制餐具,餐具上都要刻上具有厦门代表元素的花纹。从设计图案到錾刻成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是蔡玉娟亲自操刀,力保品质的精益求精。
蔡玉娟从未觉得自己这门手艺没前景,她对錾刻的热爱与骄傲一直都在。她现在带着十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我们有这门好手艺,但是很少人知道。”蔡玉娟说,由于学习时间长,精细程度、绘画基础要求又高,加上电脑激光錾刻设备的取代,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她真诚地希望,徒弟们都能坚守下来,让好技艺代代传承。
上一篇: 邱惠琴:面团在她手中有了“灵气”
下一篇: 李国乾:峥嵘“税月”映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