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村路上的“绿衣使者”
信息日期: 2015/12/31 浏览次数: 105
手机阅读和分享
王峰,男,34岁,张家港市邮政局南沙支局投递员。多年来,他爱岗敬业,风里来雨里去,在投递岗位一做就是十年。一辆摩托车,一个邮袋,为了把邮件安全及时地送到客户手中,十年来,他穿梭于乡村之间,走过的邮路有10万多公里,用辛勤付出换来了客户们的满意微笑,用自己的真诚服务和善举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客户的肯定。他本人也获得了“张家港市先进工作者”、“十佳党员服务之星”、“文明示范职工”等称号。
每天早上八点,王峰都会准时出现在邮局,在将自己辖区内的信件和报纸挑选出来后,他便骑上摩托车,开始走家串户,送信送报。每天,王峰大概都要走五十公里,三个自然村,为客户投送信件五六百份,报纸几千份。
重复的路线,机械化似的工作,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但王峰从没有想过放弃,他说,投递工作虽然是份苦差事,但是当他把信件报刊、录取通知书、汇款单送到客户手里时,他感到很快乐,很满足。如果客户不在家,联系不到他们,王峰的心里就特别着急。
在投递工作中,王峰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管客户住在哪里,不管多远,还是在村的边角上,他从不叫别人带邮件。有时客户不在家,多次上门是常有的事,有时连续好多天客户都不在家,他就留下通知单和自己的名片,请客户回来后及时与他联系,等到客户在家时再将邮件送上门。他自费将自己的单位和电话号码印制在名片上,发放到每一位客户手中,并承诺:“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有问题请先找我,如果我不能处理好的,请再找我的领导。”他还向客户响亮的提出:“请把满意告诉你的朋友,不满意告诉我。”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王峰每天像闹钟一样准时投递,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他认真地记下来,及时进行处理,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用户。
记得有一次,有人给一位客户邮寄了一件二十多公斤的包裹,但是当王峰投递时发现,客户的电话一直打不通,而他工作单位的门卫又不肯接收,王峰只能留下自己的号码和姓名。当天晚上,王峰下家回家正吃着晚饭,接到了这位客户的电话,他说,这是份急件,急着要用。王峰二话不说,扔下饭碗,立刻把邮件送到了客户手中。
在投递工作中,王峰最担心的就是遇到"死信",这些信件不是地址不清姓名不详,就是迁移新址,前段时间,王峰投递的信件中有一份信只写了村名和收件人姓名,但这个村已经与其他村合并。
为了把信件成功送达,王峰先到村委会查,得到的答复是该村没有这个人,王峰又辗转到了派出所,最后终于成功送出了这封信。 王峰说,有时一些"死信"根本查不出一点线索,他只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打听,能让一封封死信复活,是王峰最骄傲的事情。
王峰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在每年一度的报刊大收订中,王峰认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服务做到家,客户才会向你伸出橄榄枝。为此,每次投递邮件的时候,王峰都会为客户推荐适合的报纸杂志,并留下自己的服务名片,作出服务承诺。大收订是投递员最忙的时候,为了能把这项工作做出成绩,王峰经常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有次王峰身体不适,到医院打点滴,刚到医院,有个客户就来电想拿几本收订目录看看,王峰二话不说,立刻打车往客户单位赶去。王峰的敬业与真诚深深打动了客户,当场表示今年单位的报刊包给王峰。“大收订是我们投递员的吃饭工程,所以我也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它。”在他的带领下,南沙支局投递员每年大收订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十年里,王峰没有请过一次假,一次,他突发高烧,在医院挂了一夜水也没能缓解,但第二天他还是坚持来到单位,不让别人代替他的工作。他说,用户每天要看报纸,等邮件,不管怎样,都要坚持送结束,邮递员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加重其他同事的负担。王峰说,“当我把一封封信,一封封录取通知书,一张张汇款单送到客手中,看着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激动快乐的笑容,看着老人家拿到这个月工资单时脸上开心的笑容,是我感觉最踏实,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上一篇: 周瑞勇:他是企业的“好参谋”,又是职工的“知心哥”
下一篇: 用真诚打动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