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给我特殊成就感
信息日期: 2015/12/31 浏览次数: 147
手机阅读和分享
秦建东,男,41岁,张家港凤凰元和包装有限公司机长。从2002年至今,他一直工作在印刷行业的第一线,不断刻苦钻石,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获得了省印刷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印刷技能大赛三等奖,省五一创新能手、省技术能手、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这些年来秦建东在印刷行业的艰辛付出,也是激励他继续在这个行业踏实苦干的动力。
2002年,不到30岁的江阴小伙秦建东,来到我市凤凰镇元和包装有限公司当起了一名印刷工人,由于肯吃苦、爱钻研,再加上之前有过印刷行业从业经历,秦建东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内的技术能手。
印刷最主要的是控制网点的大小,掌握水墨平衡、还有印刷压力。同时,印刷工人要对油墨颜色有很强的敏感度。随着印刷机器的更新换代,印刷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过,即使机器再先进,要控制印刷产品的误差率,还是要靠印刷工对机器性能的掌握和对印刷全过程的严格控制。有一次,一家印刷公司的印刷品由于放墨不准的原因,出现墨色深浅不一的条痕印迹。凭借多年的经验,秦建东断定问题不是机器造成的,而是由于操作人员放墨的时候墨件开口过小、转幅过大所致,最终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在自身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秦建东也为公司降本节资作出了贡献。元和包装有限公司在引进方正的CTP制版机后,油墨预设值功能等部分软件未能充分利用,秦建东随即建议公司利用此功能,这样每一幅新文件大概节约5分钟左右,由于CTP放墨的准 确性大大高于人工放墨,这也大大降低了开印前的印刷废品率。以前印1000张活件时,大约有100张左右废品,自从用了CTP生成的油墨数据后,开印前 废品降至50张左右。按照每单节省50张纸,每张0.5元计算的话,每年可节省42万元左右。
要想印刷出好的产品, 除了纸张、油墨的选用,还要从烫印是否准确、如何控制色差、掌握机器性能等多方面考虑,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秦建东说,为了更好地控制印刷的每一个环节,他经常订阅一些印刷方面的书籍,平时上网也喜欢浏览印刷专业类的网站,给自己“充电”。
如今,秦建东已经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机长,经常把他的经验分享给工友。他在参加全国印刷技能大赛的赛前培训时,海德堡深圳印刷媒体中心的资深讲师讲到印版再利用问题时,他就发现原来很多印刷厂和元和包装有限公司一样,对旧版留版机的利用率普遍偏低,于是他在考试结束后对公司提出了改进留版机的方案,得到了公司采纳。秦建东还把培训时的材料复印了好几份,带回公司和员工一同分享。
“看到每一张印刷出来的纸张五彩斑斓的颜色,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秦建东坦言,印刷工的活很枯燥,但他干得很快乐。有好几次公司领导让他转岗到管理岗位上,他都拒绝了。“经过多年摸索,印刷机已经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哪里出现状况,我一听声音就能知道大概,我也会一直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