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的荣耀

    浏览次数: 320    手机阅读和分享

 

如果将这个城市的发展绘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定少不了那些神采奕奕、忙忙碌碌的面孔和身影——劳模。

    我们选取的这8位劳模代表,有工人,有农民,他们的人生片段,始终都透着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下,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人和优秀企业家也被列入劳模行列。

    虽然劳模组成结构在变,但从一线来、从基层来这一特征始终没有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说的这8位劳模中,因为有一对父子,有一对兄弟,而平添了缕缕温情。

父子兵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老黄牛”赵德兴

    □本报记者 顾珊珊

    人物名片:赵德兴,1936年生,市实验小学原总务主任,在学校工作41年,30年就职于市实验小学。1984年荣获沙洲县劳模,1984年和1986年分别获评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先进工作者,1989年,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儿子赵峰也是张家港市劳模。

    退休至今快20年了,市实验小学原总务主任赵德兴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还是一头“老黄牛”。“老黄牛”对记者说:“少写写我,多写写年轻劳模,我退休快20年了,过去那点事对今天已经没有意义了,好多人还说我是个傻子呢!”

    可是,被说成是“傻子”,赵德兴却一点都不生气。即便是现在,别人请他帮忙,叫他他准到,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他说:“做愿意做的事,我是一点都不觉得累。”

    就这样,“老黄牛”身上“鸡毛蒜皮”的故事还挺多。

    1978年开学季,市实验小学突然多出40余个插班生,课桌椅不够,怎么办?赵德兴组织校办厂工人,亲自带队推着推车去东莱农具厂提货,走了坑坑洼洼、高高低低的20多里地,累得精疲力尽;赵德兴去江阴一印刷厂办事,随身携带的一支圆珠笔落在了那里,虽然笔身已经粘满橡皮胶,可是赵德兴不舍得,还是亲自骑车跑了一趟江阴。

    还有些故事很煽情,有雷锋的影子。

    1977年暑假,8号台风袭击我市,窗外越来越急的风声让赵德兴急了,他在狂风暴雨里赶去学校,目睹了校园里所有的树木都被风雨摧倒,其中一棵最大的泡桐树,树头刮着办公楼的屋顶,像刮鱼鳞一样“刷刷刷”地掀掉瓦片。赵德兴当即找来长梯绑在树干上,带着草帽爬上树,用锯子锯掉树头。其实,这时候,他自己家的屋面也面临着被树压倒的危险,但他的选择是先守住学校。

    1978年春天,市实验小学7个班12名学生在2天内先后感染流行性肝炎,赵德兴借锅、砌灶、买药、运药、备柴、挑水、煮药……煮出来的中草汤药灌满一个一人高的水桶,供应全校1000多人服用。连续7天熬药,传染病情被控制住了。

    其实,赵德兴的胃不好,做过两次胃切除手术,大半个胃部已被切除,可他还是歇不住地给自己找活儿干。

    几十年来,赵德兴一直是这样劲头十足,他为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三条:手勤、脚勤和笔勤。然而,最关键的是他热爱这份教育工作,苦着累着也愿意。

    退休以后,赵德兴仍是闲不下来,他加入退协、老年门球队、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老年自行车队,最多的还是给集体做后勤服务工作,可他一直乐呵呵、笑眯眯的。其实,说穿了,赵德兴就是一个执着的人,只要能帮上别人,他就满心愿意。

谁说这种精神在当代已经失去意义?

    张家港市劳模——

    “潮男”赵峰

    □本报记者 杨宇飞 /

    人物名片:赵峰,1963年生,他先后在市印刷厂、宴杨楼、商业大厦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张家港市劳动模范,现在商业大厦企划部工作。

    因为有个劳模老爸赵德兴,所以儿子赵峰也成了劳模?刚开始,记者也这么想。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

    53岁的赵峰知道修图软件Photoshop,空调、电脑也会修,年轻时还有一手过硬的印刷技术。2004年,赵峰被调入商业大厦设备科,2013年,领导看中他在色彩搭配上的艺术才能,主动要人,将年过半百的赵峰

上一篇: 一位“城市美容师”的坚守与奉献

下一篇: 关于举办张家港市职工经典诵读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