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劳模马阿玉——病人排前头,我排后头

    浏览次数: 693    手机阅读和分享

 

  人物名片:马阿玉,1947年生,常阴沙医院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主治医师,退休留用。从医40余年,马阿玉荣获苏州市卫生局白求恩杯先进个人、张家港市劳动模范、江苏省首届基层优秀中医药工作者等称号。他说,被患者信任是一个医生最骄傲的事。

    马阿玉是苏州人,17岁插队到常阴沙,很多患者都喜欢他那一口吴侬软语,绵绵的柔柔的很好听。然而,2003年开始,鼻咽癌一步步破坏了马阿玉的嗓音,现在,马阿玉除了问诊,他甚至很少说话了。另外,因为化疗彻底破坏了唾液腺,马阿玉的口腔干燥,每3分钟必须喝一次水。他瘦削、羸弱的身体也越来越撑不住繁忙的诊疗工作。

    即便如此,马阿玉还是没有脱下医生的白大褂。现在,在常阴沙医院,马阿玉的坐诊时间是每天上午(除周一、周五以外)。他上午730分前坐进办公室,每半天诊疗5060人,他的下班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因为病号多,常常会拖至下午1点以后。

    其实,这些年马阿玉带过几个助手,这些助手如今已经可以独立坐诊,然而,从上海、苏州、江阴等地赶来的患者直奔马医生而来,他从不拒绝。在他坐诊时间以外,有患者找他治疗,全被其他医生委婉地“挡了回去”。因为,马阿玉太需要休息了。

    马阿玉这样说:“作为一个医生当然是病人第一,我自己的什么病都放在后面的。”

    这样好的医生,这样温柔的人。

    马阿玉之所以成为一个医生,也是因为这份温柔。

    1963年,17岁的马阿玉从苏州阊门插队到常阴沙农场,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他细心地发现很多农民都有腰酸腿痛的毛病,但却因没钱治疗强忍着。1972年,马阿玉开始一边自学,一边跟着常阴沙农场各大队的赤脚医生学针灸,并在自己的大队里开了卫生室,为当地的农民治腰腿痛。2年后,他被调入常阴沙医院开设针灸科,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

    其实,1978年时,马阿玉得到了一个返城的机会,但他放弃了。他恋上了常阴沙这片美丽的土地和这里纯朴的农民。他决心一辈子留在这里,为这里的农民治病。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马阿玉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看医学书,到张家港卫生学校、无锡卫生学校进修。一有时间回老家苏州,他就会到苏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坐在一边看那里的老医生为病人治病。

    马阿玉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技术开始声名远播,他带着常阴沙医院颈肩腰腿痛专科的医护人员在2001年创下了张家港市级重点专科。他得到了无数患者的信任,吸引了各大医院的目光,市区某医院、苏州市沧浪区人民医院等纷纷重金聘请他,但他都回绝了。

从医的数十年里,马阿玉都将自己的一片丹心献给了乡村,献给了病人。即便早就可以退休,即便身患重症,他还是舍不得离开病人。

上一篇: 秦建东:工作给我特殊成就感

下一篇: 张家港市劳模施亚平——干一行钻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