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

    浏览次数: 562    手机阅读和分享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是工会一项具体的职责。工会法第20条也规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要订立劳动合同。在现阶段,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差别,尤其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很多人对什么是劳动合同、怎么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什么样的劳动合同,可能都不懂,迫切需要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助和指 导。目前,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高,大量的劳动合同采取的是口头形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处理起来没有依据,造成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从保护。针对现实中的这些情况,劳动合同法规定所有的劳动合同必须要有书面形式,并对劳动合同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比较严格,贯彻 实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更需要工会发挥作用。

    集体协商机制是工会作为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就涉及职工权利的事项,为达到一致意见而建立的沟通和协商解决机制,主要由企业工会与用人单位建立。当然,也不排除地方总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工会法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集体协商的内容包 括职工的民主管理;签订集体合同和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涉及职工权利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工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上一篇: 想农民工之所想

下一篇: 基层工会应努力创新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