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感受中华文化之简单感想

    浏览次数: 2172    手机阅读和分享

这是一本比较晦涩的书,读起来略微有点吃力,要好好的用心认真的读,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到底是大师,肚子里的文化底蕴不是盖的。以前自以为也看了不少书,看完这本书,真的觉得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中华文化,比我们所了解的要博大精深的多的多。

以前说到孔子、老子、墨子,第一印象就是以前历史书上所占的一小块页面的画像,具体的面目也已经是模糊的了。再稍微具体一点的形象,就是电影了,然而,对于相关电影的记忆,也仅仅只记得是周润发扮演了孔子,刘德华扮演了墨翟,至于当时的电影具体讲了什么,也都不记得了。说来也真的是惭愧。

看这本书,以中华文化在历史中出现的时间为索引,给我们大概的捋了一遍中华文化的进程,虽然只是一个脉络,却也让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代表人物的形象丰满了。读书时代,虽然课本为我们选好了经典的文章供我们学习,我们能做的,是背诵理解,然后会在考试中做题,然后就是以后再看到熟悉的句子说:咦,这句话很熟悉,我好像以前学过。就如我再看到作者在书中列举的《离骚》、《出师表》、《桃花源记》等等,才惊觉,原来我们的语文课本的编写者,为我们挑选了这么多的好文章让我们学习,而我居然学过就忘了,简直没有天理。

读书时代,关注的重点是文章,对文章作者关注的甚少,而本书的作者这样以人物为主要线索,一疏理,让我们对中华文化各个时期的文化的代表人物的认知,变得更加饱满:

孔子不再是那个只是悬挂于朝堂庙廊和书斋文苑里的画像,也不再是在那孔庙接受跪拜的雕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智者,也有七情六欲,授业解惑之路也是历经磨难,却又仍然豁达;

诸子百家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而是实实在在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沉淀,让我不禁想起了《芈月传》里郑晓军导演为我们呈现的四方馆里群芳激辩的场景(是的,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哈哈),是相当写实的;

屈原也不再是那个只活在端午里的人物了,呈现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的忧郁“贵族公子”,看了书里对屈原高贵的人格和“有洁癖的心性”的描写,我严重怀疑屈原是处女座的,哈哈;

司马迁也不再只是那个大家带着同情的眼光来看的一个“受了宫刑的男人”,他也有血有肉,在那个书信很慢、车马很远的时代,就在小小年纪用双脚丈量了汉武帝的大好河山,亲身去考察并研究了历史的见证地,正是这前期的积累,才有了后来划时代的《史记》。

上完这48节课,不能说精通中华文化,最起码对中华文化的脉络清楚了,对各个时期的文化的了解也能更加的立体。对很多现在的现象,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作者在讲到屈原时,说到:现在很少出现“大家”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这个“均质化”的社会。比如说牛奶,过去这个牛奶和那个牛奶都不一样,现在我们喝的牛奶一般都是均质化牛奶,都是一样的。社会也给每个人一种压力,希望你成为大家所希望的、没有缺陷的标准人。那些看似有缺陷的人本来可能有很多不一般的成就,但被社会认为是一种病态。的确,现在好多人,貌似都是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好参数的标准零件,由学校统一负责生产,然后输入社会,至于输入社会以后的命运,却又是靠自己了。看以前,韩寒的例子,当时辍学的时候,收到的是来自社会各方的质疑,所幸的是他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了,并取得了成功,否则,现在肯定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再看看现在,父母的所有奋斗的轴心全部变成了孩子上学,为了孩子上学真的是操碎了心:首先是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往好的学区,想使用这里的好的资源,无形之中将现在学区房的价格抬到了“天价”。除了学区房,还要想着法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催生了现在欣欣向荣的培训事业。却好像忘了学习的真正本质是什么,我觉得真正的学习,不一定是在教室,看作者本身,对文化的研究,也不是光坐在家里就可以的,要走出去,要去亲身经历、探索、研究,出来的果实才有分量。司马迁的《史记》也不是就这样待在家里就写出来的,没有前期大量的走访考察,哪来这么多有说服力的叙述?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又会让人觉得学区房+培训班才是标配,否则就学不好似的,搞得那些觉得学区房不是首要因素,阅历和体验才是生活本质的人们,倒显得另类了。。。对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像我这种即将面临娃上学的家长,就是即将面临的纠结境地,说实话,我也很纠结,然而,纠结并没有什么卵用,有用的是毛爷爷。。。

(作者:旭化成 屈冬静)


上一篇: 文化苦旅

下一篇: 《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读后感